NetworkManager 是一个开源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专门设计用于GNOME桌面环境的无痛网络连接管理实用程序。
功能一目了然
主要功能包括深入集成到GNOME项目中,尤其是GNOME面板的系统托盘小程序和GNOME控制中心应用程序,可通过各种插件进行扩展,以及集成到其他应用程序和桌面环境中。
该应用程序支持以太网(有线),Wi-Fi(无线),网络代理,PPPoE(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以及通过OpenConnect,OpenVPN,PPTP的VPN(虚拟专用网络)连接(点对点隧道协议)和VPNC(虚拟专用网联盟)协议。
该软件由D-Bus开源进程间通信系统提供支持,它由主守护进程和专用applet组成,允许最终用户与程序进行交互。
仅支持有线,无线和网络代理连接
默认情况下,应用程序仅支持有线,无线和网络代理连接。为了支持所有上述网络连接,它依赖于强大的插件架构。
您将能够快速查看有关特定网络连接的基本信息,例如链接速度,IP地址,硬件地址(MAC),默认路由(网关)和DNS(域名系统)。
此外,它还允许用户更改安全/身份验证信息,更改或克隆MAC地址,选择不同的MTU(最大传输单位),防火墙区域以及IPv4和IPv6设置。
通过插件支持VPNC,PPTP,OpenVPN,Openswan和OpenConnect
可用插件包括NetworkManager-VPNC,NetworkManager-PPTP,NetworkManager-OpenVPN,NetworkManager-Openswan和NetworkManager-OpenConnect。它们可以从Linux发行版的默认软件通道轻松安装。
目前,NetworkManager默认安装在许多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中,作为主要的网络连接管理实用程序。它支持GNOME,Xfce,Cinnamon,MATE,Unity和LXDE桌面环境。
由于它集成在GNOME 3或更高版本的GNOME控制中心中,因此非GNOME桌面上的图形用户界面不同,但它为用户提供了几乎相同的功能。
什么在此版本中是新的:
- 支持通过connection.multi-connect设置多次激活配置文件。
- 添加匹配设置,以根据支持通配符的接口名称列表将配置文件限制为设备。
- 添加对ethtool卸载功能的支持。
版本1.13.0中的新功能:
- 修复重新应用连接设置时的崩溃
- 小错误修正
版本中的新功能:
- 添加了对“onlink”IPv4路由属性的支持。
- 等待更长时间后,运营商会在MTU更改后出现。
- 为团队连接实现抽象,将团队配置项公开为不同的属性。
- 添加了对tc排队规则和过滤器的基本支持。
- 引入了Update2()D-Bus方法,以更灵活地更新连接设置。
- 许多错误修复和改进。
版本1.10.0中的新功能:
- * NetworkManager现在包括基本的OpenVSwitch支持,足以支持设置简单的OpenVSwitch配置。
- *增加了对在非以太网接口上激活PPP连接的支持。
- *现在可以使用WPS(Wi-Fi保护设置)对Wi-Fi网络进行身份验证。
- *实施了对Wi-Fi PMF(受保护的管理帧,802.11w)的支持,可以通过wifi-sec.pmf属性进行配置。
- *现在,支持802.11的无线接入点的最大速率可以在D-Bus上正确计算和公开。
- *现在,非WPA-Enterprise Wi-Fi网络禁用后台扫描。
- *增加了对蓝牙NAP(网络接入点)配置文件的支持。
- *增加了对通过D-Bus接口禁用连接检查的支持。
- *内部DHCP客户端现在了解域搜索选项。
- *桥接连接支持group-forward-mask属性。
- * NetworkManager现在可以配置通过RA接收的多个IPv6默认路由,并且每个路由都配置了已宣布的首选项。
- *可以为每条静态路由指定路由表。
- *支持为任何非静态路由指定显式路由表,包括来自DHCP,设备路由,IPv6 autoconf的路由。
- *当用户将其设置为不受NetworkManager管理时,设备将保持配置状态。
- *新的connection.auth-retry属性,用于配置在配置失败之前提示身份验证的频率。
- *通过netlink处理与内核状态同步的平台代码已经过重新设计并且效率更高。
- *允许更新具有关联的ifcfg-rh路由规则文件的连接。
- *非UTF8属性现在在D-Bus上导出时会被转义。
- * NetworkManager-wait-online.service现在可以根据需要启动NetworkManager.service。
- *绑定连接的MAC地址可以在nmtui中更改。
- *修正了设置VLAN和主设备的MTU时的依赖性问题。
- * systemd-resolved DNS插件正确处理DNS优先级设置。
- *修复了将DHCP超时设置为大于60秒(dhclient)的问题。
- *修正了一些内存泄漏问题。
- *许多其他错误修复和改进。
版本1.9.2中的新功能:
- 修复阻止启动错误等待运营商的错误。
- 修复libnm中非UTF-8字符串的处理并修复非NUL终止字符串。
- 处理systemd-resolved DNS插件的DNS优先级。
- 假设主设备在等待从设备激活时进行修复。
- 修复从设备状态文件读取托管状态。
- 修复崩溃激活蓝牙或WWAN连接。
- 不再添加直接路由到DHCP服务器。
- 多个错误修复和改进
版本1.8.2中的新功能:
- 修复阻止启动错误等待运营商的错误。
- 修复libnm中非UTF-8字符串的处理并修复非NUL终止字符串。
- 处理systemd-resolved DNS插件的DNS优先级。
- 假设主设备在等待从设备激活时进行修复。
- 修复从设备状态文件读取托管状态。
- 修复崩溃激活蓝牙或WWAN连接。
- 不再添加直接路由到DHCP服务器。
- 多个错误修复和改进
1.8.0版中的新功能:
- 连接检查失败的设备设置的默认路由现在受到更高的指标 的惩罚
- nmcli现在能够为机器解析生成更友好的输出
- 激活主连接时可用的从站以稳定的顺序受到奴役,使得绑定设备的自动MAC地址更具可预测性。
- 现在可以更灵活地配置主机名管理
- 支持其他路由选项(pref-src,src,tos,window,cwnd,initcwnd,initrwnd,mtu,lock-window,lock-cwnd,lock-initcwnd,lock-initrwnd和lock-mtu)。
- 修复了wpa_supplicant中对EAP-FAST支持的检测
- 支持将PKCS#11令牌的PIN作为秘密处理
- GSM和CDMA连接现在具有MTU属性
- 在EAP阶段1身份验证期间禁用所选TLS版本的选项
- 现在可以配置802.1x身份验证超时,以便更快地回退到其他连接
- 保持设备的管理状态直到重新启动。这样可以在重新启动NetworkManager后改进以前管理的设备的无缝接管。
- 通过始终如一地生成内存连接以反映外部状态,更好地处理由其他人外部管理的设备。
- 在D-Bus上公开设备的SRIOV功能,并支持通过NetworkManager.conf配置虚拟功能的数量。
- 通过NetworkManager.conf中的新“driver:”设备规范支持匹配的网络设备。
- 介绍了对创建和管理虚拟链接的支持
- 团队设备现在支持设置硬编码的MAC地址
- 现在可以即时修改绑定设备的设置,而无需重新激活连接
- 激活连接的失败现在可以更好地传达对nmcli的错误响应
- 对libgudev的依赖性下降
- 反向路径过滤现在在多宿主配置中被禁用,它会干扰合法的网络流量
- 使用libcurl代替libsoup进行连接检查,从而减少了依赖性足迹
- 使用DNS模式“rc-manager = symlink”时,如果它已作为常规文件存在,请不要将/etc/resolv.conf写为符号链接。
- 支持将键值对形式的用户数据附加到连接配置文件。
- 修复了对ipv4.dhcp-hostname设置的完全限定名称。
- 使NetworkManager在扫描期间无法更改MAC地址时更加宽容。
- 许多错误修复和改进
版本1.6.0 / 1.8.0 Beta中的
新功能:
- 修复了wpa_supplicant中对EAP-FAST支持的检测
- 支持将PKCS#11令牌的PIN作为秘密处理
- GSM和CDMA连接现在具有MTU属性
- 在EAP阶段1身份验证期间禁用所选TLS版本的选项
- 现在可以配置802.1x身份验证超时,以便更快地回退到其他连接
- 介绍了对创建和管理虚拟链接的支持
- 团队设备现在支持设置硬编码的MAC地址
- 现在可以即时修改绑定设备的设置,而无需重新激活连接
- 激活连接的失败现在可以更好地传达对nmcli的错误响应
- 对libgudev的依赖性下降
- 反向路径过滤现在在多宿主配置中被禁用,它会干扰合法的网络流量
- 使用libcurl代替libsoup进行连接检查,从而减少了依赖性足迹
- 使用DNS模式“rc-manager = symlink”时,如果它已作为常规文件存在,请不要将/etc/resolv.conf写为符号链接。
- 许多错误修复和改进
版本1.6.0中的新功能:
- 现在保留配置IP地址的顺序,以便正确选择主地址
- 请勿取消配置我们可以在关机时接管的设备。使大多数设备类型的连接中断都可以重新启动
- 在UDEV初始化设备之前,请避免读取永久MAC地址。这避免了NetworkManager可能检测到错误接口的MAC地址的竞争。
- 修改接口时的固定竞争条件,例如UDEV用于持久性接口命名。这可能导致将Wi-Fi接口检测为以太网。
- 修复了libnm中的竞争条件,如果对象数组类型的属性中的最后一个值消失,则可能导致客户端挂起
- 修复了D-Bus对象提取失败时可能的nmcli挂起
- 其他修复和改进
版本1.5.2中的新功能:
- 为libnm引入了Vala绑定。
- NetworkManager现在可以在关闭时保持大多数连接(除了Wi-Fi连接,VPN连接和启动时无法假设的其他类型)
- 检查点/恢复连接现在还可以删除新连接并断开自检查点开始以来已激活的设备。
- 现在也可以从/run/NetworkManager/conf.d读取配置。这对于将在系统启动时发现的配置移交给NetworkManager非常有用。
- 新的connection.autoconnect_retries属性,允许微调自动连接行为。
- 支持使用PacRunner服务配置和发现Web代理设置。
- 支持systemd解析的本地DNS转发器后端。
- 修复NM样式的PropertiesChanged信号的发射,并在“org.freedesktop.DBus.Properties”界面上为PropertiesChanged弃用它们。
- 将unset“cloned-mac-address”设置的含义从“permanent”更改为“preserve”。这会更改默认值并影响升级期间未显式配置cloned-mac-address的现有连接。这样可以默认保留外部配置的MAC地址,而不是设置永久地址(bgo#770611)。
版本1.4.2中的新功能:
- 固定发布NM样式的PropertiesChanged信号,并在“org.freedesktop.DBus.Properties”界面上为PropertiesChanged弃用它们
- 修复了NetworkManager与DHCP助手之间通信导致事件丢失的竞争条件
- 添加了使用某些无线驱动程序更改MAC地址失败的解决方法
- 改进了bash自动完成功能
- 使用Jansson支持构建时恢复了对JSON语法的检查
- 修复了libnm 中空“cloned-mac-address”属性序列化的回归问题
- 其他修复和改进
版本1.4中的新功能:
- 现在可以根据不同的策略设置分配给设备的MAC地址:保留,永久,随机,稳定
- NetworkManager现在等待IPv6 DAD在完成激活之前终止
- 添加了通过'ipv6.token'连接属性 设置IPv6标记化接口标识符的支持
- 添加了“重新加载”D-Bus方法以重新加载配置并重新应用DNS配置
- 添加了在超时后创建配置检查点和回滚更改的功能。
- 当访问resolv.conf并且rc-manager设置为'file'时,NetworkManager现在遵循符号链接
- 添加了对oFono作为调制解调器管理器的支持
- 设备现在公开传输数据的计数器
- 现在更准确地尊重ipv4和ipv6设置的'可能失败'属性
- 代理机密的请求超时时间从25秒增加到120秒
- 传递给dnsmasq的名称服务器现在指定出口接口以避免多个活动连接出现问题
- IPv6的反向DNS条目现已添加到dnsmasq,IPv4反向条目现在可以使用网络前缀
- 当多个连接处于活动状态时,ipv4和ipv6设置的新“dns-priority”属性可用于调整resolv.conf中服务器的顺序
- configure脚本接受--enable- {address,undefined} -sanitizer选项以使用GCC清理程序构建NetworkManager
- 现在可以使用--with-config-dns-rc-manager-default配置选项在构建时指定默认的resolv.conf管理器
- 现在使用--gc-sections编译NetworkManager以减少可执行文件大小
- 添加了新的“VPN_PLUGIN”日志记录域
- 现在可以使用'nmcli device modify'和'nmcli device reapply'更改当前在设备上应用的配置
- 在没有参数的情况下调用的nmcli显示了当前网络配置的概述
- 'nmcli connection add'语法已经扩展,现在可以传递属性(例如'ipv4.dns')和别名
- nmtui现在在子表单退出 后返回初始菜单
- 改进了nmcli的bash自动完成功能
- 现在系统在系统挂起之前断开连接,执行调度程序脚本。这允许外部应用程序通知连接的变化
- 现在,当连接状态发生变化时,也会调用Dispatcher脚本
- 许多其他修复和改进
版本1.2.4中的
新功能:
- 对代理机构的秘密请求超时时间从25秒增加到120秒。
- 当访问resolv.conf和'rc-manager = file'时,NetworkManager现在遵循符号链接。
- 为rc-manager配置选项添加了新的'symlink'和'unmanaged'值。
- 现在可以在编译时配置默认的rc-manager选项。
- 传递给dnsmasq的名称服务器现在指定一个出口接口,以避免多个活动连接出现问题。
- IPv6的反向DNS条目现已添加到dnsmasq,IPv4反向条目现在可以使用网络前缀。
- 当多个连接处于活动状态时,ipv4和ipv6设置的新“dns-priority”属性可用于调整resolv.conf中服务器的顺序。
- 添加了“重新加载”D-Bus方法以重新加载配置并重新应用DNS配置。
- 现在系统在系统挂起之前断开连接,执行调度程序脚本。这允许外部应用程序通知连接的变化。
- 没有L3配置的设备在关机时不会处于DOWN状态。
- MTU设置现在也适用于没有配置IPv4的设备。
- 改进了nmcli中的VPN支持。
- 修复了许多错误。
版本1.2.2中的新功能:
- 添加了一个选项,可以使用随机MAC地址进行Wi-Fi接入点扫描(默认为禁用)。使用'wifi.mac-address-randomization'属性控制(ifcfg文件中的MAC_ADDRESS_RANDOMIZATION键)。
- Wi-Fi扫描现在使用wpa_supplicant的AP列表。
- 添加了对Wi-Fi powersave的支持,在ifcfg文件中配置了POWERSAVE键。
- 增加了对创建更多类型软件设备的支持:tun& tap,maxvlan,vxlan和ip tunnels(ipip,gre,sit,isatap,vti,ip6ip6,ipip6,ip6gre和vti6)。
- 软件设备(bond,bridge,vlan,team,...)现在可以任意堆叠。通过对所有链接类型使用“master”参数,用于创建主从关系的nmcli接口得到了显着改善。
- RFC7217稳定隐私寻址现在默认用于保护基于地址的主机跟踪。 IPv6寻址模式在ifcfg文件中配置了IPV6_ADDR_GEN_MODE密钥。
- 改进了路由管理代码,以避免多个连接中冲突路由之间的冲突。
- 重构平台代码,从而实现更强大的平台接口,更少的开销和更少的内存占用。
- 改进了与其他网络管理工具的互操作性。外部创建的软件设备在激活之前不会进行管理。
- 现在,所有软件连接都存在设备实例,现在只有在激活设备时才会创建平台设备。这使得与同名设备的连接不会发生冲突,除非它们同时被激活。除非连接处于活动状态,否则链接现在不会不必要地存在,从而避免污染链接名称空间。
- NetworkManager现在可以正确管理基于命名空间的容器(如LXC和Docker。)中的连接。
- 支持配置以太网Wake-On-Lan已添加。
- 添加了LLDP侦听器功能和相关的CLI客户端命令。通过ifcfg文件中的LLDP选项启用。
- CLI秘密代理已扩展,支持VPN机密。
- 命令行客户端现在使用颜色输出。
- 命令行客户端现在可以对设备和属性进行排序,以便更清晰。
- 对nmcli的Bash命令完成有很多改动。
- NetworkManager依赖于较少的外部库。 dbus-glib的使用已经被gio的原生D-Bus支持所取代,并且不再使用libnl-route。
- 对avahi-autoipd的依赖已被取消。现在使用基于systemd网络库的本地IPv4链路本地寻址配置。
- 现在通过基于systemd的系统上的systemd-hostnamed管理主机名。
- resolv.conf管理可以在运行时更改,私有resolv.conf总是写在/ run中。
- 现在尊重resolv.conf中的DNS选项。
- 用于内部DHCP和IPv4链接本地支持的systemd网络库的更新版本。
- 添加了对通过审计子系统进行事件记录的支持。
- 利用其结构化日志记录,增加了对通过systemd-journald进行本机日志记录的支持。
- 更改设置后,在IP配置中进行实时重新配置,而无需使用“nmcli device reapply”命令和D-Bus API重新激活设备。
- VPN插件的API现在支持多个同时连接。最流行的VPN插件已更新,以支持此功能。
- libnm库现在提供访问VPN服务定义的API。
- 修复了相当多的错误,并且通常可以提高稳健性。
- ifcfg文件中的新DHCP_FQDN密钥,用于配置要发送到DHCP服务器的完整FQDN。
- 将multicast_snooping选项添加到BRIDGING_OPTS ifcfg键。
评论没有发现